- UID
- 1202448
- 帖子
- 174240
- 精华
- 167
- 积分
- 730555
- 阅读权限
- 220
- 威望
- 730555
管理员
UID:1202448
头衔:( · 8 · )
精华:167
主题:22652
帖子:174240
威望:730555
天使币:5596
宣传度:287433
天然°:710578
腹黑°:710578
精灵:4125
金蛋:0
CP:ol2837066619
阅读权限:220
注册时间:2015-2-19
状态: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
---|
签到天数: 4652天[LV.Master]伴坛终老
|

想必大家都是因为兴趣爱好才会主动接触各种各样的ACGN作品,但是总有一些作品的官方做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操作(大部分原因都在“钱”上),这种操作往往会引发炎上,甚至会导致粉丝粉转黑,路人路转黑等等让企划彻底臭了的结局,下面就举例一些官方的迷惑操作吧。
作画崩坏,BD未作有效修正
这个也是老生常谈了,到了最近几年,每季度总会有一些动画作品因为种种原因(核心是钱不到位,还有工期太赶,制作团队水平、经验不足等等)作画严重崩坏,并且不乏一些让人期待已久的人气续作(比如曾经的《崩坏大作战III》,还有现在的《崩坏主义至上教室2》等等),虽然现在很多观众已经提高了对作品的容忍度,甚至很多人奉行了“能动就行”的底线标准,但是各种崩坏还是不禁让人吐槽(本季的《崩坏教室2》很多地方图层都错位了,似乎找的是业余人士做的一样)。TV动画也就算了,因为一般情况下BD会进行一定修正,然而有些作品连BD都懒得修,这就真的过于敷衍,对不起观众了,好歹BD也是官方赚钱的手段(其实钱赚不了多少,就是能兴许挽回点口碑),连这个都摆烂,可以看出官方的态度基本属于放弃这部作品了。
夸大宣传,吊人胃口
最近的各类企划或者各大IP总喜欢这样宣传,利用周年或者一些声优的线下活动发表一些消息,在这之前或者正式发表的时候,总会冠以“XXXX将于XXXX时间有重大发表”,最开始粉丝们对这种宣传说辞还是很期待的,毕竟重大发表一般都是能出新作动画或者剧场版之类的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兵不厌诈”,这些所谓的“重大发表”往往并不如所期待的那样“重大”,很多时候只是发表了一个新的线下圈钱活动,或者几个贺图,或者什么周边、联动活动信息(目的还是圈钱),如果真能发表个OVA制作决定都算比较有诚意让人谢天谢地的了,新动画或者新剧场版都是梦里才有的事情了。
不得不说,这种操作往往是制作方/企划方目前常见的通过宣传加强本企划/IP影响力的手段,但是“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胃口被吊足然后又是失望而归的次数多了,受众也会逐渐麻木的,于是宣传力度只能继续加强,用语气更加强烈的话语或者更加吊人胃口的内容,比如炒下“最终回/大结局/最终卷”的概念(结果可能几年都不见得真的结局),或者动不动就“史上最XXX”“决战XXX”等等措辞,宣传越强烈,越是雷声大雨点小,受众也会越麻木,之后只能继续用更加激烈的措辞宣传来博人眼球,这样下去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
宣传蹭热度,碰瓷人气作品
同样是一种宣传不当的操作,除了夸大宣传,蹭热度、碰瓷的行为也令人反感,其实一般情况下,作品为了加强宣传,都会把制作团队中的名人拉出来宣传的,比如本季的《莉可丽丝》就一直拿监督是《刀剑神域》的编剧足立慎吾等做宣传,本季的《契约之吻》也是将宣传重点放在《路人女主》丸户史明X《约会大作战》つなこ的阵容上,这种利用自身名气宣传无可厚非,并且作品本身也配得上这个宣传(就算是《迷家》这种拿水岛努X冈妈宣传结果剧情迷到没边的也不能说是蹭热度、碰瓷,毕竟再烂也是确实由冈妈水岛联手打造的)。
这里想说的是利用作品的一些设定相似自行对标,或者假借名人名义宣传,印象比较深的例子是2017年引进内地的《烟花》,引进方赫然使用了“去年看《你的名字》,今年看《烟花》”这种蹭热度的宣传语(应该是引进方的操作)。诚然,2016年上映的《君名》绝对是当年炙手可热的话题,但是《烟花》何必去碰瓷另一部没什么关联的作品呢,如果硬说,就只是同样是夏天上映(夏天的背景),然后同样是青春恋爱校园题材罢了(感觉是引进方想利用国内路人对日本动画电影的不熟悉而故意为之,因为当时《君名》是火出圈的,拿它做对标确实可能会提起一些路人的兴趣)。其实《烟花》的总体风评和最终人气虽然比不上《君名》,但也是有它的特色,一开始就“碰瓷”一个名作,似乎可以带来一些关注,但是如果让人看完之后发现不如预期的话,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让人没法专心好好去欣赏这部作品本身的魅力的。
言论失当,恶心粉丝
现在很多作品官方喜欢使用微博(境外是推特)等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可能还会在B站、N站、油管等视频网站上宣传,虽然能短时间内把很多较短的消息都传播给潜在受众,但是发布的内容有时似乎不如官网等等更加正式的渠道严谨客观,作为官方或者实质上代表官方的这种公众账号的运营者,如果为了体现“个性”却发布了不当内容,反而会弄巧成拙。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22春季番《约会大作战IV》,在最为重要的狂三篇章到来之前,作为企划方之一的大凉山官方号在B站上发表了一段话“毕竟是狂三篇了,还是要认真做一下的”(之后因为言论不当已经删除)。虽然发布者发布当时可能就是觉得这句话有点自嘲或者调侃的幽默,甚至认为这样能显得亲民,能加强和粉丝们面对面交流的感觉,但是言论一出却引发了一波炎上:确实第四季前面的二亚和六喰篇能看出制作组还在留力(有些删减等省经费的操作),如果说这种话出自一个普通粉丝之口吐槽也没什么,但是作为具有官方性质的账号说出此话,等于是坐实了此前对二亚和六喰篇的敷衍是故意的,故意留力给狂三篇,这会极大伤害到二亚和六喰粉丝的感情,并且也会让其他非狂三粉或者路人粉反感,感觉官方都作为狂三粉骑脸骑到了所有约战非狂三粉的头上,甚至一些狂三粉也觉得官方这话是给狂三招黑的骚操作。
所以说任何企划的官方特别是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官方立场,否则可能会直接导致自己粉丝“内战”,甚至影响整个企划风评。
动画/外传/新作跳票,取消
这个其实就如字面意思,没有什么特别要解释的,就比如XX作品宣布动画化,或者某个轻小说、漫画或者游戏作品要出新作、外传等等,过了几年都没什么实质进展,远超承诺日期,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取消,让人白期待一场。其实比起前面那几个操作,这个往往官方自己也比较无奈(毕竟是真没钱啊)。
旧坑未填,又开新坑
这个其实可以指很多方面,大概分下面三种。
比如说一个作品剧情上放了好多需要进一步解释,也不知道是不是伏笔的地方,总之明显需要“填坑”,但是到了后面也没圆回来,就又开了新坑(新剧情、新篇章,或者新角色等等),在逻辑上说不通,似乎是靠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大家忘掉旧坑。
也可以指某个作者(老贼)一个作品还没完成,特别是还挺让人期待后续的,然后自己却跑一边开了新坑/新连载(例如:2016年渡航老贼不写《春物》跑去开新坑《少女编号》,不过后来过了几年倒是老老实实把《春物》写完了)
还可以指企划方对于现有的team或者自己现有的平台等盘子还没弄好,又通过加人,或者涉足新领域等等扩张,目的显然是为了拓展新市场,增加赚钱的机会。(比如就是22年5月星团2期突然宣布加人的操作,其实这部的动画也符合第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动画剧情的坑也没填好)
吃相难看,不断摆烂
这主要是一些跨平台企划或者手游/游戏等等,总之各种骗氪很积极,但是bug满天飞,发家致富全靠维护。骗氪时见官方存在感满满,出问题时官方形同消失,当然一般这种企划或者手游/游戏也不会长命就是了,如果是个老企划开始这么做了,那么也说明它在走下坡路了。
涉嫌侵权,处理不当
在这个版权意识很强的时代,如果不稍注意收几个律师函可确实让人吃不消的,各种官方在这方面其实也比较谨慎,毕竟一些涉及到致敬或者动画中出现的一些现实的人物、建筑物、名胜、商标、作品等等的时候,还是免不了谈使用权这事。不同于人物、商标、作品等,建筑物、名胜等等往往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版权或者肖像权,但是现在的圣地巡礼文化很浓厚,如果是人气作品把哪里的建筑物或者名胜作为动画取景地或者原型,势必会导致一波圣地巡礼,特别是如果建筑物是私宅,显然要征得所有者的同意,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店铺一夜间突然变成网红地的。然而就真有些作品在未征得建筑物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作为作品中的某个原型,导致大量圣地巡礼游客影响了人家正常的经营或者生活,引发了比较大的争议。并且官方在面对这种争议的时候还不能坦诚地正视问题,正确处理相关争议与纠纷(比如死活不承认这个原型是XXX,坚称是制作组原创的与现实无关的建筑等等),反而引发新的炎上。(举例具体参见:【LoveLive!Superstar!! 2期06】如何看待本集“希奈子老家原型”造成的一些争议 )
上面提到了各种官方令人难以接受的操作,其实归根结底大部分都是钱的原因,要么是缺钱,要么是想赚钱胃口太大吃相难看(哗众取宠博人眼球)所导致。但是在现在这个ACGN业界的竞争与压力与日俱增的年代,完全跳出钱的束缚纯粹用心做作品似乎也不太可能,只能说希望制作方/企划方在赚钱和用心做作品上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如果天平无限地倒向钱的那边,显然会无法让人买账。
于是讨论至此,上面提到的官方操作哪些是你最不能接受的?或者说你还有哪些要吐槽的官方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欢迎参与讨论。
|
-
总评分: 威望 + 23
天使币 + 46
宣传 + 1
天然 + 20
腹黑 + 20
查看全部评分
|
|
|
|